【化學性防曬和物理性防曬如何選擇】必備攻略清單!
不管春夏秋冬一年四季,人人都應該養成防曬得好習慣,不管是利用簡單的物理性遮蔽方式(利用陽傘、帽子、長袖衣物、太陽眼鏡等)或是擦上防曬產品,防止皮膚曬傷、曬黑、老化與皮膚癌危機!而防曬產品琳瑯滿目,成分標示也很多樣化,你知道防曬產品有分物理性及化學性防曬嗎?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及優缺點呢?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看下去, 選購適合自己膚質的防曬品,保護自己的肌膚吧!
<<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及知識整理分享>>
🌟防曬小知識
長波紫外線UVA:可以深入達到肌膚的真皮層,具有很強的穿透力,不僅會造成皮膚曬黑之外,更會加速老化,對肌膚的傷害很大!
中波紫外線UVB: 僅能達到肌膚表層,長時間照射下容易曬紅、曬傷。
防曬產品的SPF代表的意思: 防止中波紫外線UVB的效果,數值越高、防護時效越長。
防曬產品的PA代表的意思: 對長波紫外線UVA的防禦效果,PA「+」的值越高防曬力越好、可延緩曬黑的時間越長。
🌟什麼是物理性防曬?
防曬原理:透過產品內的防曬顆粒,利用物理性的原理在肌膚表層形成反光膜,來反射、折射或散射掉紫外線,減少皮膚受到紫外線的傷害。
*代表性成份: 「二氧化鈦(Titanium Dioxide;TiO2)」、「氧化鋅(Zinc Oxide;ZnO)」
*優點: 分子較大,不會滲入肌膚且刺激度低、不易引起肌膚過敏、防曬效果佳、成分穩定性較高、對珊瑚環境友善、可防止某種程度的HEV光。
*缺點: 容易泛白,質地較油膩且厚重,擦起來容易有悶悶黏黏的感受,若肌膚角質代謝能力不佳,很有可能會堵塞毛孔而長痘痘和粉刺,對長波紫外線UVA的防禦力較化學性防曬低。
🌟什麼是化學性防曬?
*防曬原理: 將紫外線吸收進化學劑成分中,使其不進入肌膚,再以較低的能量型態釋放熱能,以減少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。
*代表性成份: 二氧化鈦及氧化鋅以外的防曬成分幾乎都是俗稱的化學性防曬劑,化學性防曬成分超過30種,如「水楊酸鹽SALICYLATES」、「肉桂酸鹽CINNAMATES」、「辛環烯烷OCTYLCRENE」、「二苯甲酮BENZOPHENONE」、「鄰氨基苯甲酸鹽AMTHRANILATE」等。
*優點: 通常分子較小,質地輕盈、成分穩定、防曬效果佳、防水型防曬成分首選。
*缺點: 防曬成份較物理性防曬不穩定,因此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,需特別選擇無添加紫外線吸收劑的防曬,才能避免肌膚吸收化學成分,以免增加肌膚的光熱負擔。
🌟化學及物理性防曬該怎麼選擇?
不管是物理性還是化學性防曬,為了安全的考量,世界各國都有「劑量」的使用上限規定,避免高濃度產生人體危害。
0~1歲:不建議使用任何的防曬產品。建議使用棚頂嬰兒車、長袖、帽子等物理性遮蔽方式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。
1-6歲:建議使用純物理性防曬產品。
6歲以上:依照自己的肌膚狀況及需求去選擇適合自己的防曬產品,沒有絕對好或壞的防曬成分及產品。
#【防曬保養,懶人包整理】
誰非常需要防曬保養?
適合紫外線、陽光曝曬損傷經常受到損傷感到乾燥、粗糙、泛紅肌膚選擇,透過防曬成分來幫助保護皮膚、預防黑色素結合角質的沉澱堆積於皮膚表層,成為健康膚況。
點我看更多,防曬保養品項: